二陈汤加减治小儿胃炎医案、配方

小儿胃炎
胃炎是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性改变 。临床上常表现为腹痛、厌食、恶心、呕吐、气等症状 , 偶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。据报道 , 慢性胃炎在小儿慢性消化系统疾患的发病中位居第一位 。
【临床应用】
吴志群用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胃炎78例 。观察78例中 , 患胃溃疡32例 , 其中消化道出血13例;经胃镜及X线造影证实:胃、十二指肠球部等溃疡或炎症病变69例 , 其中诊断胃炎46例年龄最小6.5个月 , 最大16岁;发病高峰为6~12岁;男性多于女性 。临床表现:呕吐者55例 , 胃痛、腹部不适者62例 , 泛酸者5例 , 大便不调或出血者47例 , 厌食者51例 , 有伤食史等56例;苔白腻或厚腻者49例 。均采用加味二陈汤治疗 。方由陈皮4.5g , 半夏5g , 茯苓5g , 甘草4.5g , 白术6g , 炒谷芽、炒麦芽各9g组成 。偏于积滞者加炒神曲、炒莱菔子;苔厚腻湿滞者加苍术或薏苡仁 , 夏季改加桔梗;腹痛寒滞呕吐者加干姜或元胡;腹胀气滞 , 大便不调者加木香或川朴花;有出血者加藕节炭或地榆炭;久病脾虚者加党参、怀山药、炒扁豆或莲肉 。总有效率达87.1% 。
【病案举例】
许某 , 女 , 6岁1993年12月7日就诊 。患儿反复胃脘痛 , 呕吐 , 面色苍白少华 , 形体消瘦 , 胃纳长期不佳 , 苔白厚腻 , 舌质淡 。
经X线造影检查为:十二指肠球部炎性改变 。稍多食即呕吐 , 大便夹不消化物 。追问病史 , 患儿14个月时曾因吃甲鱼、馄饨及苹果等引起腹泻呕吐 , 吐后更衣又受凉 , 父母恐其吐后而饿 , 又以多次喂食来充其量 , 一伤再伤 。此后上述病症反复不 。辨证属饮食不节 , 损伤脾胃 , 病久脾虚 , 运化失司 。先给以加味二陈场:陈皮5g , 半夏5g , 茯苓6g , 甘草4.5g , 白术6g , 炒谷芽、炒麦芽各10g , 加炒莱菔子6g , 炒薏苡仁10g , 川朴花3g.3剂后苔转薄腻 , 胃纳仍不佳 , 原方再加强消积化湿之力 , 加炒山楂、炒神曲又服3剂 。6剂后呕吐消失 , 胃脘痛减轻并逐渐消失 , 胃纳稍增 , 苔转薄白患者久病属虚 , 积消湿清应加强健脾扶运治疗 。故用加味二陈汤主方加炒党参、炒扁豆、怀山药巩固服药3周后 , 患儿面色红润 , 胃纳增 , 诸症消 , 体重增加1.5kg , 告愈 。
按:小儿脾胃功能薄弱 , 形体发育和脏腑功能均未臻完善 , 加上生活不能自理 , 饮食不知自节 , 种种原因均可损伤小儿后天之本 。
【二陈汤加减治小儿胃炎医案、配方】“内伤脾胃 , 百病由生” 。二陈汤原为治中阳不运、湿痰为患的主方 , 具有运脾除湿、理气化痰之功效 。脾喜燥恶湿 , 主运化水湿 。脾胃损伤 , 水湿不化 , 气机不畅以致痞满不舒 , 胃失和降 , 上逆则为恶心呕吐等 。方中陈皮芳香醒脾 , 畅利气机;茯苓淡能渗湿;甘草甘能补脾;半夏辛燥而温 , 降逆止呕 , 消痞散结;白术健脾燥湿助运利水;炒谷芽、炒麦芽健胃消食 , 开胃和中 。故此方能较理想地起到健脾消积、和胃助运的作用 , 使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。

    推荐阅读